色彩位深度

 二维码 5307
发表时间:2017-12-22 15:43作者:星痕

位深度(色彩深度,bit depth)
计算机之所以能够表示图形,是采用了一种称作“位”( bit ) 的记数单位来记
录所表示图形的数据。当这些数据按照一定的编排方式被记录在计算机中,就构
成了一个数字图形的计算机文件。
“位”( bit )是计算机存储器里的最小单元,它用来记录每一个像素颜色的值
。图形的色彩越丰富,“位”的值就会越大。每一个像素在计算机中所使用的这
种位数就是“位深度”。在记录数字图形的颜色时,计算机实际上是用每个像素
需要的位深度来表示的。

黑白二色的图形是数字图形中最简单的一种,它只有黑、白两种颜色,也就是说
它的每个像素只有1位颜色,位深度是1,用2的一次幂来表示;
4位颜色的图,它的位深度是4,用2表示,它有2的4次幂种颜色,即16种颜色
或16种灰度等级 ) 。
8位颜色的图,位深度就是8,用2的8次幂表示,它含有256种颜色 ( 或156种灰
度等级 )。
24位颜色可称之为真彩色,位深度是24,它能组合成2的24次幂种颜色,即:16
,777,216种颜色 ( 或称千万种颜色 ),超过了人眼能够分辨的颜色数量。当
我们用24位来记录颜色时,实际上是以2 8*3,即红、绿、蓝 ( RGB ) 三基色各
以2的8次幂,256种颜色而存在的,三色组合就形成一千六百万种颜色。

颜色深度是输出RGB(红绿蓝)通道的3种颜色的色阶,8bpc是每个通道256-level,10bpc是每个通道1024-level,也就是说10bpc的图像数据量是8bpc的4倍之多,而不仅仅是字面上“10”与“8”的差距而已。


BPC=Bit Per Channel

8BPC代表RGB三个颜色通道分别是8bit


色彩的空间抖动

抖动的实现原理是,如果要显示的颜色,不在真实能显示的颜色中,就用最近的两个颜色,用散点进行混合,最终在人眼产生所需要的颜色感觉。(完全的图像处理的dithering原理,参考印刷品的放大图案)

用灰度来举例,有0,1,2,,,255一共256级灰度,8bit面板对每种灰度都可以完整表现。而6bit只能显示0,4,8,12,,,,252这64级,如果要显示比如灰度为2的色块,就只能用0灰度和4灰度各50%的颜色点来混合形成。


16.2M色是怎么回事


6bit面板能显示的颜色数量只有262K,根本满足不了对自然色彩的表现所需,所以6bit面板的液晶显示器都使用了一种“抖动算法”。

抖动算法的原理和实现方法就不细谈了,有兴趣的可以自行百度。简单地说,抖动算法就是利用人视觉上的某些特性,让人产生错觉,“以为看到了”那些本来不存在的颜色。

也就是说,6bit的TN屏实际上还是只能显示262K色,所谓16.2M色只是利用人眼的错觉虚拟出来的,并不真实存在。这也是为什么高端专业领域都不使用TN屏的原因。而用惯了8bit液晶的人让他用6bit液晶,他总是会觉得颜色很假,看久了眼睛很累。


10bit色彩输出测试:

打开下面这个下载链接的10bit的图片;
文件是PSD格式,用PhotoShop或AcdSee可以打开。

https://pan.baidu.com/share/link?shareid=179452&uk=1411937040


如果是8bit的输出,会看到明显的色彩阶梯


简单理解一下8bit和10bit的区别,就是:

8bit的颜色数量是(28 3=16 777 216色。也就是我们所说的1670万色。外面那个三次方的意思是红绿蓝三个原色的组合


10bit的颜色数量是(210 3=1 073 741 824色。也就是我们所说的10亿色。




文章分类: 技术
分享到:
登录
登录
其他账号登录:
我的资料
回到顶部